李老师设计了一个“三只蝴蝶”的游戏活动。她选了三位幼儿扮演蝴蝶,又选了若干幼儿扮演花朵。结果,幼儿兴趣不高,表现被动。还没等游戏结束,一个幼儿就问李老师:“老师,游戏完了吗?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?” 对
2021-10-04 17:38 湛江人事考试网 来源:广东华图教育
![](https://gd.huatu.com/zt/images/star2.png)
主观题
李老师设计了一个“三只蝴蝶”的游戏活动。她选了三位幼儿扮演蝴蝶,又选了若干幼儿扮演花朵。结果,幼儿兴趣不高,表现被动。还没等游戏结束,一个幼儿就问李老师:“老师,游戏完了吗?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?” 对这种现象,请从幼儿游戏特征和游戏指导的角度进行论述。(20分)
![](https://gd.huatu.com/zt/images/star.png)
正确答案:
![](https://gd.huatu.com/zt/images/star1.png)
[华图教育题目解析]:材料中,幼儿教师没有理解游戏的特点,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了这次教学游戏。在这过程中,游戏死板、被动,没有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。幼儿游戏的特征包括: (1)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,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、形式、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,而不是由成人控制。 (2)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。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,是为了好玩而游戏,除此之外,别无其他目的。 (3)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。由于在游戏中没有刻意要达到的目标,并不追求某一结果,减轻了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和心理的压力,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取得成功。 (4)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。与真实的生活活动相比,游戏总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开展的,用幼儿自己的话来说,就是“假”的,是“装”的,不是真的。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要做到: (1)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。幼儿是独立的人,因而有着他们自己的意愿和兴趣。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、探索、表现、创造。材料中,幼儿说:“老师,游戏完了吗?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?”没有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。 (2)以间接指导为主。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,幼儿的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映,其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。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,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仅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、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,而且还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、进行游戏指导的前提。材料中,教师直接指定某几个幼儿扮演蝴蝶和花朵,扼杀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。
以上是关于李老师设计了一个“三只蝴蝶”的游戏活动。她选了三位幼儿扮演蝴蝶,又选了若干幼儿扮演花朵。结果,幼儿兴趣不高,表现被动。还没等游戏结束,一个幼儿就问李老师:“老师,游戏完了吗?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?” 对的参考答案及解析。详细信息你可以登陆湛江公务员考试网。如有疑问,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。点击咨询>>>
特别说明:华图题库系统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,全面覆盖公务员考试、事业单位、教师招聘、职业资格、医卫类、计算机类等领域。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,助您不断前行!关注广东华图教育微信gdhtgwy,政策问题实时答,考试信息不漏看。
华图题库平台所收集的试题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,维护您的合法权益。
(编辑:湛江华图)